top of page

怎樣去區分『情緒病』和正常的『情緒低落』?


以下是節錄自黃以謙醫生的著作『笑口常開10大秘訣』(天地出版社)


何謂情緒病?


情緒病是近年來華語地區的精神科醫生發明出來的一個統稱,用來代替一些聽起來較令人抗拒和感到負面的一些疾病名稱,以減少負面標簽效應。情緒病是泛指一些跟抑鬱和焦慮有關係的病,其中最常見就是抑鬱症和焦慮症。

但是,我們究竟怎樣去區分『情緒病』和正常的『情緒低落』呢?

所謂的『情緒低落』,其實有四種成因,也因此有四種類別。要有效地駕馭『情緒低落』,我們便要知道它的成因,從而針對性地作出改善。

第一類的『情緒低落』其實並不是不正常的現象。我指的是正常人每天都會感受到的『不開心』、『擔心焦慮』、『驚怕』、『壓力感』、『憤怒』或『妒忌』。這些可以說是正常的負面情緒,是每個人都一定經歷過的。有時候這些感受可以非常濃烈,但是,這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經歷。通常來說,這種『正常的負面情緒』無論有多傷痛,也只會維持頃刻之久而已,而都不會是持久的,是會隨著時間而淡化的。

第二類的『情緒低落』是在經歷過重大的打擊或創傷後所產生的,也可以稱為逆境引起的負面情緒。失去至親、頑疾纏身、面對死亡、失業、喪偶或其他重大的打擊或挫折,可給人一種嚴重地無助的感覺,既不能適應而又無法逃避,會令到部份人感到非常之情緒低落。這份感受是比普通的『不開心』痛苦和持久得多,而且是一個星期七天及全日二十四小時都感到無比的低落,並且是怎樣弄走它也是揮之不去的。有精神科醫生會稱此為『適應障礙』(adjustment disorder )。這些問題初期雖然嚴重,但是通常會隨時間而淡化,在數個月內,隨著對問題逐漸適應,低落感覺也會不藥而癒的。

阿明每天一打開眼睛,便抗拒上班,因為他經常被老板無理取鬧。這個老板管理下屬的方法是不辨是非地罵人,無論做得對或錯,他都不留情面地侮辱人,令他覺得他沒有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回到家裡,他的心裡常常還是不舒服,覺得沉悶和沒意思。幸好,他可以在工餘時間跟太太一起四處玩,把不開心的心情拋在腦後。

可惜,上星期,他的太太突然離世了。阿明在一刻間沒有了他在這十年來的最好伴侶,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他每一天都不停在想念他的太太,每一天也覺得很不好過。他一閉起眼睛便想起和太太一起的每一刻。剎時間,他的世界變得黑暗,一切樂趣也像通通溜走了。他嘗試盡量不去想太太,但是這份哀痛是揮之不去的,也是不由自主的。

在上述例子,阿明一路以來都是有著第一類的負面情緒,但是在他的太太離世之後,他卻被第二類的負面情緒所困擾著。

 

第三類的『情緒低落』是跟性格有關的。有些人長年累月都感到不開心,心情時起時落,而且落多起少,不開心的程度是受到當時的際遇所影響的。有時候,他們會極度的情緒低落,但當一切也順風順水時,情緒也會回復平靜,甚致感到愉快。精神科醫生說這是『輕鬱症』(dysthymia),但是其實也可以說成一種『消極心態』。我們可以把其看為一種因為個人性格及悲觀思維所引起的長期性負面情緒。

大家都常說『你的想法.定了你的心情』,您怎樣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大小事情,決定了您那一刻的感受。如果您習慣了樂觀地看事情,感受自然會開心一點。但是假如您是凡事都悲觀地看,您便會注定長時間地感受著各種的負面情緒了。

 

李太覺得自己當了一輩子的好媽媽,自問已盡了本份把子女養大成材。她總不明白為何她的四個兒女會跟她感情淡薄。她經常跟人抱怨她的兒女不孝順和態度冷漠,有時候甚致是遠遠見到她便會迴避。她跟媳婦的關係更加是十分之不妥。

可是,李太的兒女媳婦卻有不同的看法。事實上,她的兒女都對她不錯,經常探望她,也給她足夠的經濟支持。但是,李太仍然感到不滿。她常常把她的兒女跟別人的兒女去比較,看不到自己兒女的好處,卻愛把子女的短處和別人的長處比。她一見到兒女便批評他們種種的不是,也跟她們不停的訴苦,把自己說成苦不堪言。

遇上了生活上的挫折,李太會先看問題的負面,習慣了尋找錯處,也習慣了埋怨和責備。所以,遇上挫折,李太會感到自己什麼事情都不妥。但是,以平常心看李太,她卻跟任何普通人完全沒有分別,甚至有人會覺得她是在享子女福。

明顯地,李太有的便是第三類的負面情緒。

 

第四類的『情緒低落』是有著生理的成因,所以是一種疾病,便是我們說的『情緒病』。『情緒病』包括『抑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而患上了這個病的人,會完全被病癥所影響,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會不能夠適應了。

患上了『抑鬱症』的人,除了有著嚴重、持久而且揮之不去的抑鬱外,他們對周圍的事物都失去了興趣。他們對以前喜歡做的事情完全失去了興趣。以前喜歡打麻將,現在就算開定了.約好了腳,也不願意打牌了。素來喜歡唱歌的,就算去到卡拉OK也提不起勁唱歌了。他們變得不願外出,常常感到極端的空虛,不時連集中精神都有困難。此外,他們都會有以下的一些徵狀,如失眠、沒胃口、失去自專心、感到絕望自責、有自殺傾向等。越是多徵狀,便越是嚴重。

 

『情緒病』的成因會是生理大于心理。 而常見的「生理因素」可以簡單地看成為身體內的一種內分泌物不平衡引起的情緒效應。例如,當腦部血清素(Serotonin)的水平有改變時,我們控制情緒起伏時亦會有困難,令人容易抑鬱或焦慮。這當然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但是,事實就是大部分這類型的情緒問題都可以在服藥後痊愈,而且不少看似是心理成因的問題,在服藥後都可以完滿的解決了。

 

在半年前,瑪麗是個隨和積極的OL,每天都盡力去做好她的工作。但是,在最近的數個月,她每天都好像漏了氣一樣,完全失去了所有的能量,對所有事情都沒有了興趣,不能夠再集中精神做任何事。無論她如何盡量提起精神,她每一刻仍然都感到極之不開心,對所有事情都感到灰暗,但是卻找不到因由。

瑪麗真正是摸不清為什麼會這樣。她只是知道所有發生在身邊的所有事情都是不好的,但是她卻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地想。晚上,她不能入睡,或是經常發惡夢。白天,她常常都覺得自己是生不如死。無緣無故地,瑪麗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被這種恐怖的感覺煎熬,而且也沒頭緒如何脫離這個地獄。

bottom of page